| 2001-2008 | 
     
      | 2008/12 | 〈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 | 施正鋒。2008.12。〈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收於莊英章(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
      20年》頁71-94。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 
     
      | 2008/12 | 〈媒體中的族群呈現〉 | 施正鋒。c.
      2008.12。〈媒體中的族群呈現〉收於簡書竹主持《年媒體改造,族群融合──度媒體族群議題觀察報告》頁17-20。公益信託族群合諧基金委託。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 
     
      | 2008/12 | 《Affirmative
      Action與大學教師聘任》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8.12。壽豐: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 
     
      | 2008/10 | 《加拿大原住民族的土地權實踐》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8.10。壽豐: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 
     
      | 2008/06 | 〈自我命名的權利──集體認同的建構〉 | 施正鋒。2008.06。〈自我命名的權利──集體認同的建構〉收於郭明正(編)《賽德克正名運動》頁153-54。壽豐: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 
     
      | 2008/05 | 《國安建議2008-2012──四年期程國家安全展望報告》 | 張京育、趙建民、施正鋒等(共27人)。2008.05。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 | 
     
      | 2008/05 | 《聯合國高峰會議論文集》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8.05。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 
     
      | 2008/02 | 《原住民族自治區定位之研究》政策建議書 | 施正鋒。2008.02。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 2008/02 | 《原住民族人權》 | 施正鋒。2008.02。壽豐: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 
     
      | 2008/02 | 《當代比利時民主政治》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8.02。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7/12 | 《當代太平洋民主政治》 | 施正鋒、闕河嘉(編)。2007.12。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7/12 | 〈原住民族自治的探討〉 | 施正鋒。2007.12。〈原住民族自治的探討〉收於吳永昌(編)《賽德克族正名96年度成果報告書》頁112-18。仁愛,仁愛鄉公所。 | 
     
      | 2007/11 | 〈原住民人權導讀〉 | 施正鋒、黃松林、高德義。2007.11。〈原住民人權導讀〉收於卓春英(編)《人權思潮導論》頁45-73。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 
     
      | 2007/11 | 〈客家研究的思考〉 | 施正鋒。2007.11。〈客家研究的思考〉收於丘昌泰、蕭新煌(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台灣與全球的經驗》頁3-20。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 
     
      | 2007/06 | 〈認同政治篇〉 | 施正鋒。2007.06。收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48-79。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 
     
      | 2007/05 | 〈語言人權〉 | 施正鋒。2007.05。收於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以及張永利(編)《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219-227。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 
     
      | 2007/03 | 《當代印度民主政治》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7.03。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7/01 | 《台灣政治史》 | 施正鋒。2007.01。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 
     
      | 2006/11 | 〈台灣人的認同──本質主義、還是建構主義〉 | 施正鋒。2006.11。〈台灣人的認同──本質主義、還是建構主義〉收於施正鋒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6/11 | 《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 | 施正鋒(編)。2006.11。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6/08 | 〈憲政體制的選擇〉 | 施正鋒。2006.08。〈憲政體制的選擇〉收於台灣團結聯盟(編)《台灣憲法》頁37-63。台北:台灣團結聯盟。 | 
     
      | 2006/08 | 〈噶瑪蘭族人的身份認同〉 | 施正鋒。2006.08。〈噶瑪蘭族人的身份認同〉收於許美智(編)《族群與文化──「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7-123。宜蘭:宜蘭縣史館。 | 
     
      | 2006/06 | 〈北愛爾蘭的語言政策〉 | 施正鋒。2006.06。〈北愛爾蘭的語言政策〉收於吳志中(編)《放眼看歐洲》頁221-28。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 
     
      | 2006/05 | 〈原住民自治與台灣前途〉 | 施正鋒。2006.05。〈原住民自治與台灣前途〉收於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編)《人權立國》頁185-86。台北:總統府。 | 
     
      | 2006/05 | 〈跋〉《台灣歷史的鏡與窗》 | 施正鋒。2006.05。〈跋〉收於戴寶村(編)《台灣歷史的鏡與窗》頁476-77。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 
     
      | 2006/04 | 〈原住民族或其他弱勢族群的自治地位與保障〉 | 施正鋒。2006.04。〈原住民族或其他弱勢族群的自治地位與保障〉收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憲政方向盤》頁251-71。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2006/04 | 《建構台灣客家文化發展基礎》政策研究報告 | 施正鋒。2006.04。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 2006/03 | 《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 | 施正鋒。2006.03。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 
     
      | 2006/02 | 〈繁體中文版序言〉 | 施正鋒。2006.02。〈繁體中文版序言〉《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頁iv-v。台北:水牛出版社。 | 
     
      | 2006/02 | 《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導讀 | 施正鋒。2006.02。《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頁iv-v。台北:水牛出版社。 | 
     
      | 2006/02 | 《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繁體中文版出版說明 | 施正鋒。2006.02。《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頁ii-iii。台北:水牛出版社。(叢書共有八本) | 
     
      | 2006/02 | 《當代紐西蘭民主政治》 | 施正鋒、謝若蘭(編)。2006.02。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 
     
      | 2005/12 | 〈研訂「客家語言發展法草案」〉 | 施正鋒。2005.12。〈研訂「客家語言發展法草案」〉政策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 2005/11 | 〈由衝突管理到和平建構〉 | 施正鋒。2005.11。〈由衝突管理到和平建構〉收於陳建甫(編)《和平、衝突與未來實踐》頁13-29。淡水: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 | 
     
      | 2005/10 | 《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 | 施正鋒、楊永年(編)。2005.10。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 
     
      | 2005/10 | 《原住民族或其他弱勢族群的自治地位與保障》 | 施正鋒。2005.10。《原住民族或其他弱勢族群的自治地位與保障》憲政議題報告(RDEC-RES-94-10)。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 2005/09 | 《訂定「全國客家日」政策分析》 | 施正鋒。2005.09。《訂定「全國客家日」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 2005/06 | 〈修憲與修憲案的荒謬〉 | 施正鋒。2005.06。收於群策會(編)《民主台灣vs.中華帝國──面對反分裂法及中國熱危機群策會論壇紀實》頁304-10。淡水:群策會。 | 
     
      | 2005/05 | 〈民族的有效政治參與以及代表性的呈現〉 | 施正鋒。2005.05。〈民族的有效政治參與以及代表性的呈現〉(含討論實錄)收於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編)《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頁241-92。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5/05 | 《『原住民族人權保障專章』草案》 | 施正鋒。2005.5。《『原住民族人權保障專章』草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淡水: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 
     
      | 2005/05 | 〈原住民人權建議案〉 | 施正鋒。2005.05。〈原住民人權建議案〉(取自〈原住民自治與台灣前途〉2001/8/20網路版)收於輔仁大學社會文化研究中心(編)《人權鏈環──經濟、社會及文化權》頁94-95。新莊:輔仁大學社會文化研究中心。 | 
     
      | 2005/05 | 〈原住民族議會的建構〉 | 施正鋒。2005.05。〈原住民族議會的建構〉(含討論實錄)收於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編)《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頁379-426。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5/05 | 〈憲政體制與原住民族自治安排〉 | 施正鋒。2005.05。〈憲政體制與原住民族自治安排〉(含討論實錄)收於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編)《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頁341-78。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5/05 | 〈民族的有效政治參與以及代表性的呈現〉 | 施正鋒。2005.05。(含討論實錄)收於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編)《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頁241-92。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5/04 | 《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數之比較研究》 | 施正鋒、李安妮、朱方盈。2005.04。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5/03 | 〈鮑爾往中對美中台三邊關係影響之研析〉 | 施正鋒。2005.03。〈鮑爾往中對美中台三邊關係影響之研析〉收於陳一新(編)《美中台關係戰略評估2004》頁129-31。台北:遠景基金會。 | 
     
      | 2005/03 | 〈多元主義之下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 施正鋒。2005.03。〈多元主義之下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收於施正鋒(編)《台灣國家認同》頁iii-v。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 
     
      | 2005/03 | 《台灣國家認同》 | 施正鋒(編)。2005.03。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 
     
      | 2005/02 | 《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 | 施正鋒。2005.02。《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 
     
      | 2004/12 | 〈台湾平埔族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森田健嗣、譯) | 施正鋒。2004.12。〈台灣平埔族のアイデンテイテイ〉(森田健嗣、譯)收於山本春樹、黃智慧、パスヤ•ポイツォヌ、下村作次郎(編)《台灣原住民族の現在》頁87-98。東京:草風館。 | 
     
      | 2004/12 | 《當代加拿大民主政治》 | 施正鋒(編)。2004.12。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 
     
      | 2004/12 | 〈語言人權〉 | 施正鋒。2004.12。〈語言人權〉收於張學謙、楊允言、謝昌運(編)《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i-v。台東:台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 
     
      | 2004/12 | 《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數之比較研究》 | 施正鋒、李安妮、朱方盈。2004.1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淡水:台灣綜合研究院。 | 
     
      | 2004/12 | 〈那堵無形圍牆還佇立在族群心底〉 | 施正鋒。2004.12。〈那堵無形圍牆還佇立在族群心底〉收於《自由之路1999-2004》頁99-101。台北:鄭南榕基金會。 | 
     
      | 2004/11 | 〈台灣在「李登輝時代」的民主轉型〉 | 施正鋒。2004.11。〈台灣在「李登輝時代」的民主轉型〉收於胡健國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503-33。新店:國史館。 | 
     
      | 2004/10 | 〈北愛爾蘭的和平〉 | 施正鋒。2004.10。〈北愛爾蘭的和平〉收於雷敦龢編《和平學論文集(二)──平安如江河》頁347-71。新莊:輔仁大學出版社。 | 
     
      | 2004/10 | 〈塞浦路斯和平公投分析〉 | 施正鋒。2004.10。〈塞浦路斯和平公投分析〉收於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編《國際現勢新聞研析座談報告彙編》(民國九十三年一月至五月)頁161-63。台北:外交部。 | 
     
      | 2004/08 | 〈政治制度的體質改善,豈是抽脂塑身式的「國會減半」可為?〉 | 施正鋒,2004.08。〈政治制度的體質改善,豈是抽脂塑身式的「國會減半」可為?〉收於《立法院修憲委員會舉行六場公聽會紀錄》頁14-17 。 | 
     
      | 2004/07 | 《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 | 施正鋒。2004.07。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 
     
      | 2004/07 | 〈歐洲聯盟整合後的歐洲認同〉 | 施正鋒。2004.07。收於施正鋒(編)《歐盟的深化與廣化》頁167-92。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4/07 | 《歐盟的深化與廣化》 | 施正鋒(編)。2004.07。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4/06 | 〈用公投選擇和平 〉 | 施正鋒。2004.06。〈用公投選擇和平〉收於群策會編《公投制憲──群策會論壇紀實》頁147-50。淡水:群策會。 | 
     
      | 2004/03 | Language
      and Ethnic Politics in Taiwan | Shih, Cheng-Feng,
      2004.3. ”Language and Ethnic Politics in Taiwan,” in Proceeding of Tamk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Education and Language, pp. 153-68. Tamsui, Tamkang University. | 
     
      | 2004 | Imagining Taiwan: Contending Identities | In Jieh_Min Wu, Ping-Hui Liao,
      Rwei-Ren Wu, and Ying-Che
      Huang, eds. Reimagining Taiwan: Nation, Ethnicity, and Narrative, pp.
      251-77.  Taipei: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 
     
      | 2004/03 | 《全球化與台灣國家發展》 | 施正鋒(編)。2004.03。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財經產業》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生態環境》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人文社會》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人類安全》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經濟安全》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軍事國防》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中國事務》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外交戰略》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憲政改革》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台灣心會 | 
     
      | 2004/01 | 〈台、中關係與國家安全──美國因素、國家認同、以及民族認同
      〉 | 收於群策會編《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頁118-56。淡水:群策會。 | 
     
      | 2004/01 | 《馬克思學在東方──洪鎌德教授66歲生日祝賀文集 》 | 施正鋒(編)。2004.01。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4 | Imagining Taiwan: Contending Identitie | Shih, Cheng-Feng,
      2004.  In Jieh-Min Wu, Ping-Hui Liao, Rwei-Ren Wu, and
      Ying-Che Huang, eds. Reimagining Taiwan:
      Nation, Ethnicity, and Narrative, pp. 251-77. Taipei: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 
     
      | 2003/12 | 〈客家族群菁英認知中的福佬人──政策導向的分析〉 | 收於周錦宏(編)《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21-30。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 
     
      | 2003/09 | 〈和平學與台灣 〉 | 收於雷敦龢編《和平學論文集2001》頁3-75。台北:唐山出版社。 | 
     
      | 2003/08 | 〈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體制〉 | 收於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編)《台灣原住民族自治研討會成果報告書》頁337-73。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 2003/08 | 〈台灣民主化的課題〉 | 收於曾建元(編)《東亞自由化、民主化與區域和平──中國民運民主台灣之旅紀實》頁113-18。台北:唐山出版社。 | 
     
      | 2003/08 | 《歐洲統合與台灣》 | 施正鋒(編)。2003.08。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8 | 〈統合理論與台灣〉 | 收於施正鋒編《歐洲統合與台灣》頁345-78。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6 | 〈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 | 收於台灣歷史學會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頁19-47。板橋:稻鄉出版社。 | 
     
      | 2003/06 | 〈台灣民主化的挑戰──國家肇建、民族塑造、以及國家打造〉 | 收於施正鋒編《從歐洲反思台灣》頁255-87。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6 | 《從歐洲反思台灣》 | 施正鋒(編)。2003.06。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5 | 〈平埔身分認同〉 | 收於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編《台灣平埔族》頁43-60。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5 | 《台灣平埔族》 |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5 | 《 語言政策及制訂『語言公平法』》 | 施正鋒、張學謙 。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3 | 《台灣民族主義》 | 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3/03 | 〈台灣民族運動的反思〉 | 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頁331-50。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 
     
      | 2003/01 | 〈兩岸關係中的離散華人〉 | 收於石之瑜編《家國之間──展開兩岸關係的動能機緣》頁239-54。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 
     
      | 2002/12 | 〈民族自決權──台灣獨立建國的民族主義觀點 〉 | 收於莊萬壽編《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頁179-217。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12 | 〈語言政策及制訂『語言公平法』〉研究報告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 2002/12 | 〈同中存異、異中求同〉 | 收於石之瑜《墮落 與瘋狂──民進黨的黨國文化》頁1-2。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 2002/12 | 《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 | 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12 | 《語言權利法典》 | 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12 | 〈北愛爾蘭語言政策
      〉 | 收於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199-235。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12 | 〈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 | 收於林哲夫編《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頁49-79。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11 | 〈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 | 收於張維安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4-14。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 2002/09 | “Emerging
      Taiwan-America-Japan Triangular Relations.” | 收於黃昭堂編《西太平洋安全保障》頁183-206。台北:台灣安保協會。 | 
     
      | 2002/09 | 〈發展中的台、美、日三角關係〉 | 收於黃昭堂編《西太平洋安全保障》頁157-81。台北:台灣安保協會。 | 
     
      | 2002/08 | 〈給戀戀島嶼的查某官、少年兄〉 | 收於蔡宏明編《戀戀島嶼:e世代認同台灣的體驗與分享》頁7-8。台北:台灣日報。 | 
     
      | 2002/07 | 〈我心目中的慶洲先〉 | 於陳慶洲、陳宇勳、陳育彥《台灣音調系統》頁A04。板橋:台灣語文科根研究所。 | 
     
      | 2002/06 | 〈建構台灣政治史的嘗試──由 creole 到 mestizo
      的墾殖社會〉 | 收於台灣歷史學會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歷史學論文集》頁241-71。板橋:稻鄉出版社。  | 
     
      | 2002/06 | 《陳水扁政府兩年》 | 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字第091-072號。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ION/CL/091/IA-R-091-
      072. htm)。 | 
     
      | 2002/06 | 《從和解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歷史重建》 | 施正鋒、許世楷、布興.大立(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06 | 〈原住民族的歷史重建〉 | 收於施正鋒、許世楷、布興.大立編《從和解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歷史重建》頁305-32。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2/04 | 《台灣民主鞏固的擘劃──政權輪替與制度改革》 | 台北:前衛。 | 
     
      | 2002/02 | 〈台灣民族主義與墾殖國家的政治民族塑造──漢人血緣、華人文化、及政治中國的挑戰
      〉 | 收於洪泉湖、謝政諭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頁451-73。台北:東大圖書。 | 
     
      | 2002/01 | “Taiwan’s
      Policy toward China: An Assessment of the Chen Shui-bian
      Administration.”   | In Peter C. Lin, 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spec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erspectives from Canada and Taiwan, pp. 40-67.  Kaohsiung: Center of Taiwan
      Studi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 2001/12 | 〈剖析國民黨中國政策的調整──由一國兩府到兩個中國 〉 | 收於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編輯小組編《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頁440-48。新店:國史館。 | 
     
      | 2001/12 | 《台灣前途危機管理》 | 許世楷、施正鋒(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1/12 | 〈台灣族群危機的預防與管理 〉 | 收於許世楷、施正鋒編《台灣前途危機管理》頁293-332。台北:前衛。 | 
     
      | 2001/12 | 〈統合理論與台灣〉 | 於台灣主權論述論文編輯小組編《台灣主權論述論(下)》頁1017-27。新店:國史館。 | 
     
      | 2001/11 | 〈我對史明的認識〉 | 收於葉博文編《荒野孤燈──史明》頁64-67。台北:史明教育基金會。 | 
     
      | 2001/11 | 〈分裂政府下行政與國會的關係〉 | 收於陳健民、周育仁編《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頁38-81。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 2001/11 | 〈台灣民族主義的解析──政治面向的三個競爭途徑〉 | 收於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國家論文集》頁325-43。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 
     
      | 2001/09 | 《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 | 許世楷、施正鋒、布興.大立(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1/09 | 〈原住民自治與台灣前途〉 | 收於許世楷、施正鋒、布興.大立編《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頁81-96。台北: 前衛。 | 
     
      | 2001/08 | 《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 | 台北: 前衛。 | 
     
      | 2001/06 | 導論:由「仇日」到「知日」──對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思考 | 收黃昭堂等人《台灣論風暴》頁7-13。台北: 前衛。 | 
     
      | 2001/06 |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 | 收於台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頁14-80。板橋:稻鄉。 | 
     
      | 2001/02 | 《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 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 
     
      | 2001/02 | 〈自我命名的權利──集體認同的建構〉 | 收於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編《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頁245-46。台北: 前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