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定位、國家認同、政黨認同、以及族群認同* |
||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
||
不管是統一、獨立、還是其他可能的選項,台灣未來的國家定位走向,有其內部、以及外部的因素:對內而言,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政黨認同、以及族群認同糾纏不清;對外而言,除了海峽對岸中國的態度以外,還要看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強權的看法。 抽絲剝繭,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的社會真的至少有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這是因為獨特的歷史脈絡所造成;不管大家對於這段歷史的局部、或是全部是否滿意,卻無法扭轉的事實,必得要全盤接受。更重要的是,大家未來是否想要共同生活在一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好聚好散,彼此不如思考有何比現狀更好的可能。 此外,就自由意志的表現而言,不管是統、還是獨,都是對於美好願景的偏好,並沒有規範上的對錯可言。在過去,國民黨政府全力醜化台獨思想,迄今,坊間還是認為這是一種意識形態而避談;相對地,由於中國對於台灣的文攻武嚇、外交封鎖,也讓老百姓覺得厭煩。然而,不管是污名化、還是規避,並不能解決國家定位分歧的問題;事實上,有時候,時間未必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是慢性的毒藥。 大體而言,政治人物已經傾向於接受台灣住民在國家認同有相當差異的事實,然而,究竟這是真的議題與否,依然見仁見智。如果中國認同只是台灣認同的一部分,也就是想像中的漢人體質、或是華人文化,視之為集體認同的核心,倒也無可厚非;如果中國認同是一種政治認同,那麼,究竟是「中華民國國民」、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就牽涉到公民權、以及雙重效忠的問題。 然而,如果中國認同是外省族群認同的本質,不管是文化、還是政治層面,即使沒有國家定位的絃外之音,在面對他者的質疑之際,任何人都會誓死捍衛;此時,政黨認同恰好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特別是分配的議題被帶入,兩者相互強化,治絲而焚。如果我們無法約束政黨的族群動員,至少也要想辦法讓福利分配超越族群;除非牽涉到國家安全、或是國家利益,國家認同的差異不應該成為差別待遇的依據。然而,除了本質面、以及結構面的邊界以外,族群之間的差異,是否還有建構面的可能,以便讓所有的族群都覺得其集體認同是不會被威脅到? 如果我們把和平定義為沒有支配的情況的話,那麼中國應該尊重台灣島內住民的意願、以民主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國家定位,立即停止任何威脅利誘的作為,不要扶植親中勢力、破壞台灣內部的政治生態平衡。緊接著,中國必須承認台灣在國際社會生存的權利,否則,任何的打壓只會將自己變成台灣認同的最重要的他者,越行越遠,彼此的關係將會由遠親降為惡鄰,終將無法彌補。 * 引言於公民前線主辦「非關藍綠的統獨觀點──以和平、民主為核心價值的兩岸關係」講座,台北,台北市NGO會館,2007/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