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C:\Users\home.gif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描述: 描述: 描述: C:\Users\mail.gif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高雄是一個新興的都市,尤其是在戰後快速發展,因此吸引大量外來人口。一般把這裡的政治生態分為在地人、澎湖幫、以及台南幫,其中,台南幫主要是來自海的鹽分地帶,也就是日本時代的台南州北門郡,包括現在台南市的佳里、西港、七股、將軍、學甲、以及北門等六區。這塊土地由於土質鹽份過高,種作困難、生活艱苦,居民只好出外找頭路,就近的高雄是追求發達的新天地。

出門在外,人不親土親,當然是先投靠親戚朋友,只要能有先落腳的地方就好。晚上,即使被安頓在囤貨的倉庫,睡在離地幾公分的板上面,雖然沒有老家的眠床舒適,卻是有著無限的憧憬,畢竟,不用被綁在鄉下作田,竟然可以一覺睡到天明。工作沒有著落,幫著兒時的玩伴用鐵馬送豆油,兩個人的腳才勉強可以踏到地,一個在前騎、一個在後推,旁人看來驚險萬分,不過,有工可以作,已經心滿意足。或許,最後成功的事業不同,然而,相互提攜鼓勵,這是北門人前來港都打拼的共同記憶。

除了源自故鄉的邊隔壁關係,在這批新移民之中,不少人還有別人所缺少的網絡,就是位於佳里的北門中學校友。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出業,那份看不見、卻又深厚的感情,把眾人緊密的扣在一起。只要知道是北中人,即使不是上下屆、或者根本沒有見過面,卻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責任感,必須照顧這些剛剛振翅飛出巢外的小老弟;沒有甚麼高深的道理,因為,自己當年就是有師長的溫馨照拂,才有今天。回想起來,若非老師到家裡勸說,務農的老爸怎麼會讓自己繼續往上;同樣地,若非老校長願意作保人,否則,莊腳囝仔怎麼能出國讀冊?

北門中學是在戰後成立的,先有初中部、隨後再擴充為完全中學;在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停止招收初中生,目前是國立高中。首任校長高文瑞是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日後當選地方自治後的一、二任民選台南縣長,校友自動自發幫他分發競選傳單,可見他是多麼受到學生愛戴。第三任校長薛佩琦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先在行政專校授課,北中校長任內勵精圖治,後接掌高雄女中。當然,最為大家稱頌的是第七任校長施金池,是第一位本省籍的省立高中校長,總共當了十二年之久,歷經教育廳副廳長、台北市教育局長、以及教育部常務次長。

在那戒嚴的時代,千辛萬苦,高雄的校友終於在1980年成立北中校友會,創會長吳清涼是職業軍人。當年,不顧父親的反對,拿著母親給的十塊錢,偷偷地搭客運輾轉跑到高雄報考海軍官校、不料,因為砂眼初試沒有過,情急之下目屎掉落,一旁的外省士官長提醒還有第二次招生,才轉為笑。至於眼疾,還是同鄉借了五十元,到吳基福眼科買了一瓶目藥水才過關。從此,吉人天相,經歷八二三炮戰,二度軍援公費留美,最後海官外文系退役。這一切,除了個人的毅力,都要歸功北中的栽培。

六十六年來,北宇所育群英。今年北中首度選出傑出校友,包括吳清涼(一屆)、以及黃正雄(九屆)、吳豐山(十二屆)、吳清基(十八屆)。人稱吳將軍的吳清涼見證北中、以及校友會的成立,一生精采,日前於生日仙逝,享壽八十。有幸為婿,泣首拜記

 


* 台灣時報2012/07/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