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軍人保國衛民,除了平日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在戰時甚於可能要為國捐軀,因此,只要不介入政爭,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無不視之為英雄,對於具有武德的將士懷有最崇高的敬意,在退役後則尊稱為榮民,不管是就學、就業、還是退撫,必須有最妥善的安排。如果不幸因公殉職,入祀忠烈祠供後人瞻仰,這是國家對於他們的犧牲奉獻起碼必須作到的。 如果大家有機會到位於美國華府郊區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可以看到起伏的草地排滿整齊的墓碑,有三十萬左右,都是經過覆蓋國旗後而入土將士的安眠處。特別的是無名英雄紀念碑,葬著從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韓戰、到越戰中陣亡的無名士兵。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被刺殺身亡的甘迺迪總統、及其夫人賈桂琳的墓碑,代表對於擔任過國家元首的尊崇。 我國對於作戰、或因公亡故官兵,在汐止設有國軍示範公墓,稱為「五指山軍人公墓」,另外,在全國各地也有忠靈祠(殿、塔)。公墓除了依據生前的官階分區設置墓園,前總統嚴家淦安葬於特勳區,還特別為卸任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蔣中正、以及第六、七任總統蔣經國規劃墓區,被稱為「蔣陵」。 根據媒體的報導,兩蔣墓園是在2004年經過家屬的建議,希望將當年暫時奉厝桃園大溪頭寮的陵寢能進行國葬,由政府耗資三千多萬元興建,並在2005年順利完成。不過,據說由於陳水扁在2004年連任總統,蔣家的後代蔣孝嚴反對支持台獨的民進黨籍總統主持國葬,要求暫緩遷葬,另外,也有家屬主張回歸中國浙江奉化。因此,該墓園已經荒廢六年至今。 不管是漢人、還是華人,一向講究風水寶地以庇蔭子孫,對於下葬的方位地點斤斤計較,尤其是王公貴族,墓園範圍不下於生前的豪宅,而歷朝皇帝的陵寢更是經過長年興建,建築富麗堂皇比擬皇宮,以彰顯君臨天下的磅薄氣勢。由秦始皇的兵馬俑、印度的泰姬瑪陵、到埃及法老王的金字塔,除了令人讚嘆為世界奇景,背後所掩飾的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以及強迫繇役的悲慘事實。脫離威權統治,我們對於這種封建社會的遺跡,只能視為提醒國人不可淪落民主倒退的最大警戒。至於政治人物講究風水,特別是有意問鼎九五者,只能一笑置之。 蔣中正在戰後將中華民國移植台灣,其子蔣經國進行政權的自由化,歷史定位尚未有所定論,尚待國人心平氣和對話討論。至少站在族群和解的立場,我們不宜對兩人有過度的撻伐,正如鄭氏王朝當年對待原住民平埔族嚴苛,卻因為有眾多屯兵留下來進行開發墾殖,後代極夥,已經融為台灣社會不可分開的一部份,很難繼續視為異族所硬加的外來殖民政權。 我們知道,兩人遺體一直未能入土為安,緣由國共鬥爭的歷史悲劇。不過,既然兩黨近年已經一笑泯恩仇,而現任總統馬英九為主張「終極統一」的馬英九,剩下來的考量就只有到底台灣是不是落葉歸根的家了。 坦承而言,這是家內事,外人沒有置喙的餘地。不過,儘管玄龜狀的蔣陵佔地只有250坪,不過是78公頃的百分之一左右,由於現有國軍公墓將近一萬穴位已飽和,而國防部並不鼓勵採取土葬,因此,以士兵區的面積8平方公尺來算,還可以釋出一百個穴位。 *
《台灣時報》社論,2012/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