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為何政治人物沒有辦法說服支持者?*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馬英九總統先前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般的看法是馬英九雖然信心十足、卻難掩得意忘形的神態,相對地,儘管蔡英文試圖以專業取勝、卻稍嫌說理不清。

藍綠營媒體各護其主,乃人之常情,特別是所謂的主流媒體的褒貶針砭,原本就著眼於整體的戰術配合,趙孟能貴之、趙孟能賤之,不必過度解讀。然而,本土陣營對於蔡主席把辯論當作上課、或是研究生論文口試看待,沒有辦法把心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達給觀眾,總是有相當程度的大惑不解。

不管是包山包海的總統大選辯論、還是特定政策的辯論,重點不在說服對手,因為南轅北轍的立場不可能因此改弦更張,也不應該只是想要鞏固支持者,畢竟,神父沒有必要向牧師傳道,所以,標的觀眾應該是沒有特別政黨認同的游離選民,而最終的任務是如何說服第三者接受自己的看法,這才是開拓票源的真諦。

由於民主政治強調「動口不動手」,如果沒有起碼的口才,光是倚賴媒體的操作,政治人物是很難獲得選民的感心信賴;我們甚至可以說,說服力是重要的政治影響力之一。在這裡,我們所謂的口才,並非指要有滔滔雄辯的能力,而是有辦法把自己的立場與對方的感覺串在一起、進而改變對方的想法,簡而言之,就是「動之以情、說之以理」。

誠然,我們對於希特勒般的魔鬼煽動力,大可嗤之以鼻,也就是說,不管是透過教條的洗腦、還是口號的蠱惑,這類魅力型政客的伎倆,無非利用嫻熟的語言操弄,讓老吃重鹹的百姓如醉如痴而盲目地任憑擺佈,這當然不是民主之福。相對地,如果為了討好選民,刻意模糊立場、避重就輕,對於政策搔不到癢處,雖然算不上是瞞騙,卻也不是正人君子的作法。

不過,真正的說服應該與聽眾/觀眾進行互動,而非單向的傳道、或是有嘴無心的念經。具體而言,我們必須從接受訊息者的角度做出發點,表達傾聽的意願;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嘗試著去了解他們的經驗、理念、以及感受,不能假設對方是沒有任何感覺、或是思想的透明人。如果我們硬是使用抽象的語言、高深的理論、或是專業的名詞,只會使他們感到疏離,不可能會心悅誠服。

一些學者出身的政治人物或許會假設,理性的人應該都聽得懂自己在講什麼,言下之意,凡是那些聽不懂的人,就是沒有知識水準,活該、不值得開示!其實,這種態度的背後,隱藏的就是學者的專業傲慢,不信任販夫走卒有獨立思考、或是自由判斷的能力。

問題是,人家為何要聽你的?為什麼別人一定要聽得懂?追根究底,我們甚至於可以合理懷疑,說不定這些學術政客本身,不要說無法做到老嫗能解,很可能根本就沒有真正地把書讀通,充其量,只是一批假裝內行的人在欺騙真正外行的人罷了。亞里斯多德說,那些自以為比尋常老百姓了不起的政客,既然格格不入,要不就乾脆出來當國王、再不就是流放自己。

我們以為,美化或是醜化口才未必公允,同樣地,把話講不清楚解釋為有深度,未免是欺世盜名。不管稱為口才、還是講道理,說服的工作就是以同理心的方式、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把我們的信念、以及感覺表達出來,讓對方判斷是否歡喜甘願接受。

       

*《台灣時報2010/5/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