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起碼的防禦是和平的基礎*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強調,要改善兩岸關係,「降低緊張及減少敵對氣氛非常重要,但達成的方式不一定要經由軍備競賽,過去兩年的成果證明,有其他方式可以促進和平」。對於馬總統一心一意追求台灣與中國和平的信念,我們不敢有一絲的質疑,不過,對於總統所架構的和平願景、以及途徑,我們認為還是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

        誠然,傳統對和平所作的想像,大致上是以「不流血、沒有戰爭」來定義。然而,和平研究、以及工作者早已經體認到,如此的和平境界過於消極,骨子裡頭反映的就是強權下壓制的屈從;如果是盲目地反戰,連防衛性的武器都自我繳械,那乾脆就投降好了。譬如在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對於蘇聯百依百順,儼然就是莫斯科的附庸國,即使不用戰爭,卻沒有尊嚴可言,而「芬蘭化」更代表著最無奈的心情寫造。

        甚至於,在文攻武嚇的情況下,即使簽訂和平條約,和平的橄欖枝往往會被視為示弱的姿態,軟土深耕,只會招來進一步的羞辱;終究,對方還是會現出猙獰的嘴臉,得寸進尺的結果,不是兵臨城下、就是自我繳械。在兩次世界大戰,比利時的國家安全招數就是委曲求全,然而,德國並不吃這一套,硬是要借口路過征法而大軍壓境;相對地,瑞士雖然對外宣布中立,卻又積極備戰,讓潛在的侵略者不敢造次。

        儘管如此,從訪問的脈絡來看,我們推敲馬總統所謂的「非軍事途徑」,似乎認為經濟整合是化解政治衝突的妙方,具體而言,就是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種論述的基礎,就是戰後國際關係理論所揭櫫的「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議者從德國與法國的經驗來看,主張非政治議題的交流合作,可以帶動政治敏感議題的和解。

        我們必須指出,功能主義的假設是兩國有意談和之際,先從次要的經濟事務著手,這或許是無傷大雅的切入之道;然而,並不意味著經濟整合就是政治和解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儘管經濟交流或許可以初步降低彼此的敵意,卻未必意味著政治主權等爭議就會自然而然消逝。如果對方存心不良,刻意製造經濟上的倚賴關係,豈不就是自投羅網?

        以丹麥的經驗來看,由於自來面對德國擴張主義的蠶食鯨吞,領導者一向鼓勵商人與英國作生意,以防國家主權遭到威脅之際,可以有所退路。退一步言,如果中國的「讓利」沒有任何包藏禍心、或是陽謀,我們也必須小心翼翼,在跟著中國水漲船高之際,也不要因為被綁死了而無力跳船。在蘇聯解體以後,芬蘭因為失去最重要的出口市場,頓時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殷鑒不遠。

         九一一事件以來,泛藍陣營面對中國的崛起,雖不至於欣喜若狂,卻多少顯現出暗自的高興、甚至於與有榮焉;相對之下,對於向美國軍事採購,難免意興闌珊、甚至於拒人於千里之外。影響之極,美國友人不免納悶,究竟台灣人是把自己的安危置身度外、把防衛的責任完全丟給山姆叔叔,還是台灣的政府國家大戰略就是打算向中國靠攏呢?或許是彼此心裡頭有這樣的疙瘩,馬總統終於被迫說出「我們需要防禦性武器來捍衛台灣的民主」。
 

*《台灣時報2010/5/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