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愚人節定案的「雙英會」*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國、民兩黨黨魁馬英九與蔡英文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所欲從事的對話,雙方對於會面的形式一直斤斤計較,始終是無法拍板定案。令人好奇的是,與中國的經濟協議二次協商如火如荼之際,朝野終究在愚人節達成協定,同意在四月底進行電視辯論。

在民主國家,大選前夕的政策辯論,幾乎已經成為有為者必須經歷的過火儀式,玩真的候選人是根本不可能規避。由於年底的五都選舉並非全國性選舉,對於執政黨而言,未必有接受辯論的迫切性。然而,馬英九總統上任以來,儘管多次向國民解說ECFA的必要性,一般人還是有相當大的疑慮,也因此,有必要對老百姓講明白、說清楚。在這樣的思考下,執政黨也顧不得是否會拉抬在野黨的聲勢,終於必須正面迎戰。

其實,就對外談判的策略而言,朝野政黨的政策差異儼然就是雙簧,恰好可以拿來當作討價還價的籌碼。到目前為止,政府或許可以藉口消息走漏、不利談判,顧不得黑箱作業的指控,打死了,就是不願意透漏具體的內容,因此,在野黨一直像打到棉花一樣,莫可奈何。坊間盛傳ECFA在五回協商之後,將要在六月底正式簽訂ECFA,此刻,民進黨終於可以粉墨豋場,或許讓國民黨有對外喊價的空間。

回顧民進黨崛起於都會區,最後,卻退守南部的農業縣,因此,不能任憑老本營的經濟基礎繼續凋零;此外,由於台灣團結聯盟近年來全力固守傳統產業,也讓民進黨強烈感受到腹背受敵,因此,對於ECFA議題不能不小心應戰。只不過,民進黨內部除了附和台聯的公投訴求作為緩兵之計,並沒有進一步的具體因應之道。

不管是否有終極統一的信念,馬英九政府彷彿天真地深信,經濟整合一定會帶來政治和平,也因此,對於台灣經濟倚賴中國的傾向,似乎不以為意、甚至於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此外,由於上任兩年以來,國內的經濟情況並不如選前所宣示般樂觀,能想到的突圍之道,就是把中國當作急救輸血的唯一來源,更不用說諸多台商百般施壓、以及眾多黨籍要員曉以大義,也就顧不得是否會有任何負面的後遺症。

同樣地,中國對於國民黨的表現也覺得相當不樂觀,如果不適時伸出援手,要是再度政權易手,恐怕接下來的任何台灣領導者,都不會像馬英九那麼有強烈的大中國意識。因此,以「套、養、殺」的三步曲來看,只要能扶植一個聽話的附庸,即使在未來的二十年,年年挹注鉅額的經濟援助,也在所不惜,傲慢的「讓利」說法自然要改弦更張。

除了立即的經濟考量,大家擔心的是ECFA的政治心理效應,也就是說,接下來,是否在建立信心機制(CBMs)的期待下,連起碼的國家安全考量都可以棄之如敝屣了?如果這一切都是為了簽訂兩岸和平條約作準備,與中國整合的由廣化到深化,台灣漸漸步入大中國的勢力範圍,中華民國是否在名目上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對於中國來說,在香港實驗的「一國兩制」,未必要完全移植台灣。在蘇聯解體之後,白俄羅斯在經濟上被牢牢地套住,還是要乖乖地重回俄羅斯的懷抱,宛如被黑社會用毒品綁住的賣春女。台灣人的選擇又是如何?

    
       

 

*《聯合報2010/4/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