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民族學院院長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媒體訪談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臺灣學者:綠營出版刊物難聚力量 *

 

 

 

 

       

記者 沈澤瑋  報導

  民進黨2008年下野之後,臺灣綠營人士紛紛搭起媒體宣傳及發聲平臺,其中也包含傳統媒體的平面出版刊物。

  不過,因臺灣社會早已高度自由開放,戒嚴時代的悲情不再,民眾對政治逐漸冷漠,綠營出版刊物已無法像黨外時代刊物那樣激起巨大迴響。即便民進黨近日因選舉勝選而氣勢升起,綠營出版刊物也難以彙聚力量,無法為民進黨再次執政做鋪陳。

  受訪學者認為,鞏固自己的支持者,延續自身政治生命,才是民進党人尤其是天王們經營媒體的主要目的。

  2008年競選總統落敗並聲稱退出政壇的謝長廷就設置了臺灣維新政府網站,並與台獨色彩濃厚的海洋之聲臺北電臺和綠色和平電臺做連結;陳水扁辦公室則辦網上《蓬萊島》雜誌;謝長廷、蘇貞昌等人又都加強經營個人網站,以噗浪、部落格(博客)等方式積極與線民互動。

  傳統媒體的平面出版刊物方面,前副總統呂秀蓮辦《玉山週報》,不只通過文章來宣揚政治主張,也四處辦活動,較有組織性和企圖心。與陳水扁有深厚淵源的民進党中常委羅文嘉以“喚醒二次黨外精神”為號召,辦《二次黨外》雙月刊,開幕儀式還邀得民進党主席蔡英文參加。另一雙月刊《新社會政策》則由前民進黨新潮流系發起,主要鎖定兩岸國際、憲政法制等議題進行論述。

  《玉山週報》因為是每週出刊一次,也可在報攤和便利店買得,算是最為接近大眾傳播媒體形態。《二次黨外》、《新社會政策》這兩份雙月刊物則因為銷售網路較窄,只在某些書店才能買到,難以發揮太大影響力。

  在發行量方面,受訪的《玉山週報》總編輯王昆義表示,細節無法透露,但目前的有價發行量大約是一萬份。他說,在臺灣,媒體要賺錢,發行量至少要三萬份才行,《玉山週報》目前走的是精緻路線,未來希望能跨入大眾市場。

  《二次黨外》不願透露發行資料,王昆義評估,《二次黨外》和《新社會政策》屬於書籍類,主要傳播理想性的東西,訴求對象更加小眾,銷售量相對不會很高,“幾百份就很好了”。

  通過刊物來傳達理念和宣傳主張,現在是在野黨人士的工具之一,而過去在還未成立政黨之前,則是知識份子作為政治結盟的重要管道。

  民進黨的前身是黨外運動,在戒嚴時代、1988年解除報禁之前,知識份子很難辦報或電臺,唯一有法律空隙可鑽的就是出版雜誌。

  思想受禁錮的年代,反而催生更多思想。很多黨外雜誌應運而生,以遊擊戰的方式去衝撞言論鉗制,不只宣傳黨外勢力的政治主張,也擴大了黨外勢力的影響,培養大批黨外運動骨幹。目前臺灣許多反對派人士,幾乎都是從創辦黨外雜誌逐漸走到政治舞臺。

  黨外雜誌當中,要數創辦於1979年的《美麗島》名氣最響亮,而《大學》雜誌則在早期發揮最大影響力。其他黨外雜誌還包括《臺灣政論》、《八十年代》、《夏潮》、《鼓聲》等等。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在受訪時回憶當年的情況說:“我看到《美麗島》分社成立的時候,儼然就是要革命起義那種感覺。我那個時候念大學高中。那種感覺,民眾可以體會。你不准我組黨,我就給你弄個雜誌社、分社。那個時候隨便你亂七八糟罵國民黨,都會賣得很好。”

  不過,隨著黨禁報禁開放,臺灣社會快速自由開放之後,媒體已百花齊放到幾乎氾濫的程度。大量的媒體選擇,尤其是網路媒體的竄升,加上快速跳躍的議題以及長期的政治內耗,都磨掉民眾對政治性刊物的興趣。

台註冊報紙2063家 雜誌出版業6457

根據臺灣新聞局的統計資料,單單報紙業,註冊的有2063家,雜誌出版業有6457家,圖書出版業更是有1萬零953家。網上部落格、噗浪更是不計其數。

  施正鋒說:“以前是什麼都沒有,一篇文章就會再三閱讀反思。現在是什麼都有,年輕人未必對這個感興趣。什麼網啊,都看得到,政治組織也太多了,大家要就開個廟、租個店,就是個派系什麼的。但是要像過去的激情,我看很難,可能是產品太多了。已經很冷淡了,膩了,藍綠鬥,綠的內鬥,很討厭了。”

  從事講座規劃的受訪民眾遊竹筠就說,因為工作需要,平時會閱讀報紙和一些時事性雜誌和區域性雜誌如《天下》、《遠見》和《亞洲週刊》。

  雖然也知道綠營辦了一些媒體刊物,但她不會特地去找來看,因為“感覺沒有那麼中立、宣傳意味比較濃,不曉得客不客觀”,同時也對臺灣政治感到累了:“選舉都沒有建設性,沒有什麼意思。”

  從戒嚴時代到思想解放,臺灣社會改變非常大,政治性事件引發的悲劇較少發生,政黨或媒體要打悲情牌也很難打,裸體和屍體才是賣點,綠營出版刊物側重政治主張和宣揚,自然難有市場,也無法激起社會太大的迴響。

  王昆義認為,革命的精神自然會在危機的時候激發出來,上世紀90年代李登輝的時候,江澤民對臺灣比較硬,所以還有危機感。

  他說:“現在在臺灣還搞救亡圖存,你聽得下去嗎?務實的社會,你談唯心的東西,理念、使命感的東西,怎麼去感動人?所以媒體要在思想與市場之間要找出一個平衡,是很困難的。”

  企業家想的是錢、錢、錢,政治人物想的是權、權、權。即便時代改變了,出版刊物難賺錢,想通過媒體來擴張勢力也很難。施正鋒認為,兵荒馬亂之下,政治人物為保政治前途,自然要抓住發聲平臺,但要像黨外時代那樣,凝聚成一股民進黨的二次黨外力量,恐怕很難。

  他說:“《自由時報》挺蘇貞昌,蔡英文有党主席資源,謝長廷有電臺,遊錫堃、辜寬敏有錢,呂秀蓮什麼都沒有,那些都沒人理的,她來打理。市場分割,大家各自鞏固地盤,各抓一塊。”

      

*《聯合早報2010/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