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政黨政治發展中的台聯黨*
|
||||||||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
||||||||
自從國民黨與親民黨在2004年總統大選整合以來,台灣的政治發展大致是呈現藍綠對抗的局勢,長期三足鼎立的態勢逐漸崩解。由於在野黨不服陳水扁總統連任險勝,朝野在國會的對立更形嚴重,甚至於發生空前未有的預算案延宕未過的窘境。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儘管藍綠看來有勢不兩立的拮抗作用,不過,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卻存在著某種微妙的「既聯合、又鬥爭」的默契,也就是透過制度的建構,如何鞏固各自的地盤,以大吃小,試圖造成政黨板塊的凍結。既然兩黨的立場逐漸聚合,卻要製造兩黨制的假象,對於選民來說,其實是相當不公平的。 我們知道,經過2005年的修憲,未來的國會席次減半為113席,加上新的選舉制度把區域選舉方式丕變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single-member simple-plurality),也就是安格魯•薩克森文化國家所慣用的先馳奪點制(first-past-the-post),擺明的就是分別要逼台灣團結聯盟、以及親民黨就範。前總統李登輝近日的奮力回擊,就是希望能擺脫現有政治結構的制約,另外開創嶄新的政黨競爭空間。 就前總統李登輝一手所催生的台聯黨而言,原本可以在民進黨左右遊刃有餘,也就是一方面吸引深綠選民的青睞,另一方面,也能獲得淺藍本土選民的支持。然而,面對民進黨近年來的排擠,台聯黨如果想要在未來的立委選舉中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在目前的政黨支配主軸另闢蹊徑,也就是除了固守既有的立場之外,還要避免捲入藍綠之間的認同/統獨糾葛,否則,只能被兩大黨所建構的論述洪流中被無情吞噬。 特別是在總統直選的大環境下,小黨缺乏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即使獲得前總統李登輝的全力加持,台聯黨如果要避免兩大政黨的夾殺,勢必在政黨認同的基礎有所調整。由於民進黨在經濟上採取放手的政策,讓財團有上下其手的機會,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漸有雙峰的趨勢,讓李登輝覺得有突圍的空間,也就是讓台聯進行「社會民主」的轉型。 其實,前總統李登輝的樂觀並非沒有根據,也就是說,即使親民黨面臨泡沫化的危機,馬英九卻依然無力整合內部的本土派,因此,國民黨仍有裂解的可能。此外,由於民進黨近年來因為執政而顯得意態闌珊,傳統的綠色選民日漸感到強烈的焦慮;他們雖然不滿意民進黨的表現、卻又擔心主張「終極統一」的馬英九上台,左右為難。 不過,近日來,已經有人南部的綠色民喊出「流淚不投票」的呼聲,因此,台聯黨還是有相當的壯大契機,尤其是在首度採行的政黨票上面。如果政黨板塊又重回三分天下的局面,即使是兩大一小,不管在未來的總統大選中的選舉聯盟、還是新國會的立法聯盟,堅定本土立場的台聯黨,仍具有扮演關鍵少數的良機。 不過,除了立委選舉的戰術性精算以外,前總統李登輝應該是有更深一層的考量。就國家定位而言,他認為台灣已經獨立,剩下來的就是正名、以及制憲的工作,也就是所謂的「國家正常化」,因此,他會直言「從未主張台獨」、或是「台灣不必追求獨立」,。如果我們細緻考察李登輝自來的言論,一向強調「台灣優先」、以及「台灣主體」,也就是如何強化國家認同的挑戰,未必是昨非今是。 我們比較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國家定位論述,最大的差別在前者自豪「中華民國的台灣化」,而後者大致上是接受「台灣的中華民國化」,也就是「土著化」與「內地化」的差別。坦承而言,真正與兩者有重大差別的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目前還是主張台灣目前只有實質獨立,必須進一步追求法理上的獨立。既然大家殊途同歸,兄弟相煎又何必太急。 由政治自由化、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台灣的政治運作大體是圍繞著認同政治的軸線在做動員,包括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政黨認同。短期內,族群認同、以及國家認同的分歧較難縫合,而政黨認同也多少建立在涇渭分明的基礎;李登輝刻意要擺脫認同的面向,積極開創經濟分配的競技場。終極而言,經濟分配的M字型分佈,是否能壓制政治立場的U字型分佈,這是牽動台灣未來政黨板塊的關鍵因素,最後的決定在選民。不過,作為負責任的政黨,台聯黨必須先整合內部立場,才能對外有所拓展。 * 《群策會刊》2007/9。 |